第九十章 魏晋的疑惑

  山坳间的小路蜿蜒向前,原本宽阔得足以容纳两辆马车并驾齐驱,如今却已被荒草侵占。

  沾着夜露的草叶在月光下泛着银光,随着夜风轻轻摇曳,不时蹭过行人的衣角。

  比起先前凭借破障符硬闯黄泉路时的凶险,这样的道路已经好走太多。

  方知寒走在最前,青衫下摆已被露水打湿。

  他想起不久前手持狭刀祥符,一刀一刀劈开前路的艰难光景,不由得暗自庆幸魏晋的出现。

  那柄传自齐先生的祥符刀此刻安静地悬在腰间,刀鞘上的云纹在月光下若隐若现。

  魏晋牵着白色毛驴走在队伍中间,这位突然加入的陆地剑仙始终沉默不语。

  他一手松松地握着缰绳,一手扶在腰间剑柄上,双目微闭,仿佛神游天外。

  月光洒在他雪白的衣袍上,整个人如同一柄出鞘的利剑,锋芒内敛却不容忽视。

  马瞻犹豫再三,终于鼓起勇气上前几步,郑重地行了一礼:"魏剑仙,多谢您出手相助。"

  魏晋这才睁开双眼,眸中似有剑光流转。

  他看向这个诚惶诚恐的年轻人,难得地露出一丝温和笑意:"不必多礼,其实我也很佩服齐先生的为人。"

  他顿了顿,目光扫过这支小小的游学队伍,"所以阮邛让我护送你们前往大隋,我也是愿意的。"

  夜风拂过山岗,带来远处溪流的潺潺水声。

  魏晋忽然停下脚步,收回散漫的视线,从袖中取出一块通体莹润的玉牌。

  玉牌在月光下散发着羊脂般的温润光泽,表面刻着繁复的山川纹路。

  "但是,"魏晋坦言道,"我不可能一路跟随你们去往大骊野夫关。"

  他摩挲着玉牌,眼中闪过一丝锐利的光芒,"我现在需要立即前往骊珠洞天,去那边的斩龙台砥砺我的佩剑高烛和本命飞剑。"

  方知寒心头微动,只见魏晋眼中战意灼灼:"阿良前辈说过,那个名叫剑气长城的地方,如今正处于百年一遇的大战,我不想错过。"

  说着,魏晋将玉牌递给方知寒。

  方知寒接过细看,发现这是风雪庙和真武山独有的"山庙太平无事牌"。

  玉牌入手温凉,隐隐能感受到其中蕴含的灵力波动。

  "遇到危险时,"魏晋解释道,"只需灌注往里面真气,对其说明情况后松手,它就会自行飞回我们的山庙求援。"

  他看了眼天色,"之后的路,就要靠你们自己了。"

  白色毛驴似乎听懂了他的话,亲昵地蹭了蹭魏晋的手臂。

  方知寒郑重地将玉牌收入怀中。

  “前辈可以自行去往龙泉县,寻找斩龙台磨砺剑锋,我们收下这块玉牌便是了。”方知寒道。

  “相信大骊也不会纵容今天的这番场景,一而再,再而三的发生。”

  月光下,魏晋的目光在游学队伍中一一扫过。

  先前在女鬼府邸前,他就注意到了,那个叫林守一的少年已经踏足长生桥。

  此刻以剑心观照,更见其气府景象生机盎然,如春江潮水般壮阔平稳,确是个难得的修道胚子。

  至于那个虎头虎脑的小家伙李槐,魏晋眼中闪过一丝笑意。

  能被阿良安排照看白驴的,福缘自然深厚。

  魏晋目光穿透李槐身上那层人为的雾障,不由暗自吃惊。

  这孩子的先天根骨,竟是比林守一还要出色,正是山上祖师们梦寐以求的良材美玉。

  他早已打定主意要赠予这孩子一份机缘。

  这些年游历四方,他魏晋囊中奇珍异宝不少,但能留到现在的,无一不是稀世珍品。

  魏晋指尖在袖中轻叩,思索着该赠予什么样的礼物才配得上这等资质。

  "这块牌子..."一个清脆的声音打断了他的思绪。

  红棉袄小姑娘李宝瓶仰着脸,手指着方知寒怀中的玉牌,认真问道:"如果遇到今天这样的情况,它当真飞得出去吗?”

  “要是再碰上前辈用飞剑破开的那种屏障,会不会被阻挡?"

  魏晋闻言一怔,月光下小姑娘白雾蒙蒙的身影显得格外通透。

  这份远超年龄的聪慧与通透,让他不由得心生欢喜。

  他蹲下身,平视着李宝瓶的眼睛,温声解释道:"你们大可以放心,此物速度极快,哪怕是十境修士的圣人地界,也困不住此物。"

  “而且,一般这玉牌没飞到风雪庙,山下正在游历的风雪庙修士看见了,便会将其拦截,前往救援。”

  李宝瓶闻言眼睛一亮,却又立即板起小脸,郑重其事地点点头。

  “那我懂了,这玉牌本身就是一种象征,如果是连阴神前辈和马老先生也打不过的对手,那身份肯定很不简单了,他们十有八九能认

深夜慢读:csw888.com 丝袜小说网

上一章目录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