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海棠文学网>书库>历史军事>南北朝风云:世事百态> 第155章 高欢结怨魏主怒 宇文探底险关归

第155章 高欢结怨魏主怒 宇文探底险关归



  有一天,有个道士来找到萧统,自称精通堪舆之术。

  他对萧统说:“殿下,贵嫔娘娘葬后,恐对殿下不利,得预先做法事厌禳才行啊。”

  萧统听了,赶忙问:“那该如何做?”

  道士说:“可做些蜡鹅等物,埋在墓侧。”

  萧统听后,便依道士所言做了。

  宫监鲍邈之,原本深得太子萧统的信任,两人关系那叫一个铁。

  可后来不知咋的,太子竟渐渐疏远了他。

  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

  鲍邈之心里那叫一个恨啊,琢磨着得找机会报复太子。

  这天,他揣着一罐蜂蜜,跑去见梁主,一脸神秘兮兮地说:“陛下,太子最近好像在搞厌祷之事,这可不是啥好兆头啊!”

  梁主一听,眉头就皱起来了,心里“咯噔”一下,赶忙派人去太子那儿挖掘查看。

  嘿,还真挖出了鹅物这些厌祷用的东西。

  梁主这下惊疑交加,气得不行,当场就要把太子交给有司去严查。

  这时候,右光禄大夫徐勉站了出来,苦口婆心地劝道:“陛下,太子一向仁厚,这其中肯定有误会啊,可不能轻易就定他的罪啊!”

  梁主听了徐勉的话,这才消了点气,最后只把那道士给杀了,没再追究太子。

  道士啊道士,你给太子做厌祷,咋不先给自己禳禳灾呢,结果落得个轻生的下场!

  太子虽说躲过一劫,可这事儿成了他心里的一根刺,引为终身惭恨,整天闷闷不乐的。

  到了中大通三年,太子竟患上了一种绝症,病得卧床不起。

  他心里还惦记着父亲,怕父亲知道了担心,每次奉敕慰问,都强撑着病体自己写启文,不让别人代笔。

  后来病情越来越重,身边的人想进去告诉梁主,太子却无力地摇摇手,说:“咋能让至尊知道我病成这样呢。”

  这也就是小孝吧。没多久,太子就殁了,年仅三十一岁。

  梁主亲自到东宫,临哭尽哀,最后用衮冕给太子入殓,谥号曰昭明 。

  自昭明太子薨逝,朝野上下一片惋愕。

  京师里的百姓,不管男女老少,都纷纷奔向宫门,哭声震天,号泣声充斥了整条道路。

  就连四方那些远处的百姓,也听闻了这噩耗,无不含着哀伤。

  “唉,太子如此贤能,怎的就这般早早离世了呢?”

  一位老者在街头叹息。

  “是啊,这可是梁朝的贤储贰啊,老天不公啊!”

  旁人附和道。

  梁朝有这样的贤能太子,却未能长寿,这未尝不是与国运气数相关啊。

  太子遗留下文集二十卷,古今典诰文言正序十卷,文章英华二十卷,还有那文选三十卷,都流传后世,被人们推崇为词宗。

  太子有好几个儿子,长子名叫萧欢,早已被封为华容公。

  梁主本想立他为太孙,可这决定却久久未能做出。

  最终,竟立了第三子晋王萧纲为太子,当时众人议论纷纷,都觉得这决定不太妥当。

  侍郎周宏正曾是萧纲的主簿,他给萧纲上书劝谏,希望他能像春秋列国时的宋目夷、曹子臧那样谦让。

  可萧纲哪里肯听呢?

  “谁不想当这嗣君呢?

  我又何苦要谦让。”

  萧纲心里想着。

  后来,梁主因为众人议论的声音一直未平息,便特意进封萧欢为豫章王,萧欢的弟弟萧誉为河东王,萧誉的弟弟萧詧为岳阳王。

  至此,这场因太子薨逝而引发的风波,才算稍稍平息了一些。

  话说那梁国的事儿暂且搁下,咱再回过头唠唠北魏。

  这魏主元修啊,把高欢的女儿娶进宫里,封了皇后。

  打这以后,高欢的权势那叫一个如日中天,就跟当年尔朱荣在北魏的架势一模一样。

  斛斯椿在京城里辅佐朝政,还当上了侍中。

  他心里头一直盘算着怎么对付高欢。

  这一天,斛斯椿把南阳王元宝炬、将军元毗还有王思政叫到一块儿,咬着耳朵说:“你们瞧瞧,高欢现在权势滔天,咱得想个法子,在魏主面前说他的坏话,让魏主防着他点。”

  元宝炬皱着眉头说:“行是行,可高欢势力那么大,咱能行吗?”

  斛斯椿一拍胸脯:“怕啥,咱得试试。”

  于是,这几个人就时不时地在魏主面前说高欢的坏话,挑拨离间。

  中书舍人元士弼呢,也站出来弹劾高欢,说高欢接诏书的时候不恭敬。

  魏主元修想起尔朱荣的下场,心里头也开始犯嘀咕了。

  他就听了斛斯椿的计策,在宫里头添置了合内都督部曲,招募了好几百

上一页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