个骁勇善战的人。
同时呢,魏主还偷偷地跟关西大行台贺拔岳搭上了线,把他当成外援。
有一天,魏主元修把贺拔胜叫到跟前,拍着他的肩膀说:“贺拔胜啊,朕打算封你为荆州刺史,表面上呢,是有点疏远你、防着你。
其实啊,是想让你在荆州给朕建起一道屏障,保咱北魏平安。”
贺拔胜听了之后,急忙跪下磕头,说道:“感谢陛下信任,我必定竭尽全力,不辜负陛下您交付的重任!”
就这样,北魏皇帝元修又封贺拔胜为荆州刺史,表面上做出疏远猜忌的样子,实际上是让他建立一道防御屏障 。
当时高乾已经入朝担任侍中,还兼任着司空的职务。
恰好赶上他父亲去世,他便辞去官职,不再参与朝政方面的事情了。
魏主修呢,想拉拢高乾为己所用,就特意把他召进华林园,还摆了宴席。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
宴席结束后,魏主修拉着高乾的手说:“司空啊,你家世代忠良,如今你又立下大功,咱虽是君臣,可情义如同兄弟,不如咱立个盟约,永远不变!”
高乾被这突如其来的话弄得摸不着头脑,只能赶忙回答:“臣一心为国,哪敢有二心啊!”
魏主修非要立盟,高乾也不好一直推辞,就这么稀里糊涂地立了盟约。
可这魏主修也没跟高欢说这事儿。
后来,高乾听说元士弼、王思政这些人跟关西那边来往密切,行为举止十分可疑,就赶忙写信到晋阳,把这事儿偷偷告诉了高欢。
高欢收到信后,马上把高乾叫到并州,当面跟他商讨。
高乾就劝高欢逼魏主修禅位,高欢赶紧用袖子捂住高乾的嘴说:“可别乱说!
我现在就让你重新当回侍中就行!”
这时候,高欢还没啥坏心思。
高乾辞别高欢回到洛阳后,高欢替高乾上表,请求让高乾官复原职,可魏主修就是不同意。
高乾心里明白,一场祸事就要降临。
他思来想去,决定主动请求外调,避开这即将到来的风暴。
于是,他再次写信给高欢,诚恳地说:“欢兄,我自愿外调,还望你能代我向魏主求个徐州刺史的职位,让我能有个去处。”
高欢收到信后,再次为乾向魏主陈情。
魏主考虑一番,最终授予乾骠骑将军之职,让他出刺徐州。
可高乾还没出发,魏主就听闻乾曾漏泄过重要机密,顿时怒不可遏,传诏给高欢:“乾邕是高乾之子,之前与朕有私下盟约,如今却如此反复无常,实在让人费解!”
高欢从未听高乾提起过什么盟事,此刻也怀疑高乾暗中挑拨离间君臣关系。
于是,他将高乾之前写的密书,派人呈给了魏主。
魏主当即召见高乾,厉声责问:“你为何如此反复?
朕与你有盟约,你竟这般背叛!”
高乾气得满脸通红,大声反驳:“陛下你自己心怀异图,却斥责我反复无常。
想给我定罪,还怕找不到借口吗?
我死若有知,也算无愧于庄帝!”
魏主不听他辩解,竟下令赐死高乾。
不仅如此,魏主还遥敕东徐州刺史潘绍业,命他前往冀州,杀掉高乾的弟弟敖曹。
当时,敖曹正镇守冀州,得知哥哥被赐死的消息后,心急如焚。
他赶忙派壮士埋伏在要道上,果然将潘绍业抓住。
一番搜查,找到了魏主的诏敕。敖曹悲愤交加,带着十余骑,毅然奔赴晋阳。
高欢见到敖曹,抱着他的头,悲痛大哭:“天子竟如此枉害司空,实在可悲可叹啊!
你兄弟二人,也未尝没有功劳。”
于是,高欢将敖曹留在自己幕下,像从前一样优待他。
话说那敖曹的次兄高仲密,当时正担任光州刺史一职。
时局动荡,他便抄小路急匆匆地奔向晋阳。
仲密本名高慎,因字而闻名。
说来也巧,敖曹本名高昂,名字简单直接。
高家兄弟三人,就数这高仲密饱读诗书、通晓文史。
而高乾和高敖曹呢,向来以勇猛着称,尤其是敖曹,性情粗犷凶悍。
小时候,敖曹刚跟着先生读书,就不把先生的教导放在心上,整天就知道纵马驰骋。
有一回,他大放厥词:“大丈夫就该纵横天下,自己去谋取富贵!
要是天天端坐在那儿读书,最后当个老学究,有啥出息!”
他父亲高次同听了,又气又无奈,骂道:“这小子,要是不把咱高家给毁了,就能让咱高家光宗耀祖!”
长大后,高乾和高敖曹四处劫掠,搅得乡里不得安宁。
高乾看上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