等杨坚长大,尼姑走了,不知去向。
后来杨坚官位越来越高,周室的君臣都猜忌他,可他居然没事。
最后,他篡夺了周朝皇位。
历史上一个新朝代兴起,总会说些吉祥的事,这也常见。
他把周主宇文阐降为介公,让他搬到别的宫里住,还给他一万户的食邑。车服礼乐,还用周朝的制度。
宇文阐上书不用称表,杨坚答表也不用称诏,好像让他永远做隋朝的宾客。
宇文阐的皇后司马氏,因为父亲司马消难叛周的罪,早就被废为平民。
只有周太后杨氏,是杨坚的长女,才二十来岁。
当初杨坚进宫辅政,杨太后没参与谋划。
但因为继位的皇帝小,她怕权力落到别人手里对自己不利,父亲掌权,她开始还挺高兴。
后来发现父亲有篡位的想法,她心里不满,都写在脸上。
可她一个女人,怎么斗得过当朝宰相?
只能忍气吞声。
周朝被篡后,杨氏更气愤,总想和父亲当面理论。
杨坚也觉得惭愧,不让她见自己,只让独孤后去安慰她。
后来又封她为乐平公主。杨坚看她年轻,想让她改嫁,杨氏坚决不从,守了一辈子的志。
还有周太皇太后阿史那氏,隋朝建立后就病死了。
杨坚让官员用皇后的礼仪,把她葬在周武帝的陵墓。
周太帝太后李氏,和介公宇文阐搬到别宫,她心里有气,想出家当尼姑,改名叫常悲。
介公宇文阐的生母朱氏,也跟着李氏一起削发,改名叫法浄。
周宣帝宇文赟有五个皇后,只有杨氏留在宫里。
陈、元、尉迟三位皇后,早就出家了。
她们和李、朱二位一起念佛。
朱氏先去世,李氏接着走了,尉迟氏也跟着去了。
陈、元二位皇后,到唐朝贞观年间才去世。
杨后在隋炀帝大业五年病逝,葬在周宣帝的陵墓。
被废的司马皇后,改嫁司州刺史李丹,又做了官家的妇人。
唉,这朝代更替,多少人的命运被改变。
杨氏身为女儿身,在这权力的漩涡里,空有一腔愤懑却无力回天。
那些出家的太后、皇后们,也是在这世事无常中寻得一方清净。
而司马皇后改嫁,也算是有了新的生活。
这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,多少悲欢离合都被它碾碎。
欲知后事如何,且待下一章分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