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海棠文学网>书库>历史军事>从战国开始掌控山川> 第387章:(番外)克拉苏寻秦记(终)

第387章:(番外)克拉苏寻秦记(终)

是听取他们的观点,做出适当的决策,好解决国内的忧患。”

  “爱卿言之有理。”皇帝点了点头。

  火光从明到暗,

  直到夜半,

  这场争论才逐渐平息下去。

  但秦国的君臣还不能休息。

  当参与集议的人群散去后,他们仍旧要聚集在宫中,针对日间那些抄录下的内容进行朝议。

  行商的好与坏,

  支持和反对的理由,

  被皇帝下令,用两张巨大的白纸,一一书写出来,于群臣面前摊开。

  当晨光熹微时,

  紧闭的宫门重新打开,一夜未睡的皇帝带着臣子走了出来,向全国颁布了新的命令。

  “朕听从诸夏先贤的教导,知道农业是国家的根本,不可以被疏忽轻视。”

  “何况《管子》里说:‘仓禀足而知礼节’!嬴秦身在域外,负有教化万方的使命,朕不敢在这点上有所放纵。”

  “但是治理国家,就像照顾禾苗一样,要顺应天时地利,这样才可以实现人和。”

  “秦国如今的情况,若要阻止商业的兴盛,那就像在冬天种植麦苗,期待它能在春天收获一样,是很难做到的。”

  “朕不敢违背这样的天理,所以对国政进行了一定的修改——”

  首先,

  效仿中原汉朝,进行盐铁官营,民间可以通过向边境戍卒输送粮食的方式,获得朝廷发放的凭证,从而贩卖食盐到各处;

  其次,

  兴修更多的道路和驿站,以促进商贸的兴盛,并放松对城中集市的管理,取消了不少有碍于交易的规则;

  再者,

  考虑到边疆苦寒,朝廷允许驻守边疆的将士,向往来的商队征收关税,截留部分以自用;

  以及,

  若行商财富到达一定程度,占有的土地超过一定数量,就要缴纳高额赋税。

  ……

  总而言之,

  秦朝君臣选择用“中庸”的方式,来调和本末的问题。

  朝廷把持着最基础的东西,将枝条交给他人进行灌溉修建。

  “这些举措没什么问题。”

  “就是允许将士自征自留关税这一点,让我有些不好的预感。”

  宽广的西渭水之上,

  有渡船顺着水波轻轻摇摆,

  那操桨弄舟的船夫对自己的朋友们说道。

  那几个参与了集议,又在尘埃落定后事了拂衣去,根本不给皇帝征辟召见机会的贤人隐士,正整整齐齐的坐在这条船上,从容的饮用着美酒。

  没有一点激烈争吵过的样子。

  “什么预感?”

  因秃发严重,所以每时每刻都要戴帽子的黑氏长者询问他。

  船夫摇着头,只露出高深莫测的笑容说,“哼,才不告诉你们!”

  “除非你们求我!”

  于是黑氏长者果断放弃,转头看向旁边的友人。

  商鞅就说,“无非是将军做大,不听号令罢了!”

  军权在握,又加之以财权,

  配合上秦国如今因四方来敌,从而导致的外重内轻局面,很难不让人回想起春秋之时,某些士大夫的例子。

  “但凡事皆有利弊,其结果也会随着时间而出现变化。”

  “只要眼下有利于国家,那它就可以得到推行。”

  至于以后?

  还是期待后人的智慧吧!

  吕不韦在旁边眉飞色舞的说道,“有了这样的政令,我还真忍不住,想做些什么!”

  “忍不住也得忍!”

  商鞅瞪了他一眼,想起来到秦国之后,这死鬼一直在私底下向人鼓吹各种经商秘诀,一副“成功学导师”的模样,就莫名来气。

  “不然送你一根绳子,配两杯毒酒!”

  这是当初吕不韦自尽的专属套装。

  这家伙喝了两杯毒酒,都没能成功毒死自己,肚子痛得满地打滚,最后还是靠自挂东南枝,才解决了肠胃问题。

  “无妨!”

  对于商君的胁迫,吕不韦只是淡淡一笑。

  他伸出手说,“我可以回敬你五匹马!”

  “那可是鬼神亲手接生的马啊!”

  为了全方位探索“生与死”的奥秘,

  何博这些年来,在夏国替百姓接生,在秦国替牛马接生,并在两地留下了足以让刘信闻之落泪的偌大名声。

上一页下一页